為嚴肅村組干部參與脫貧攻堅工作紀律,充分發揮村組干部在脫貧攻堅一線的生力軍作用,確保脫貧攻堅責任落實、政策落實、工作落實,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,近日,富民縣結合工作實際,制定《村組干部參與脫貧攻堅“五嚴禁五不準”紀律規定》,“鐵規”進一步嚴明脫貧攻堅紀律,嚴懲伸向扶貧領域的“黑手”和腐敗問題。
“五嚴禁”劃出紀律紅線。《規定》明確村組干部嚴禁違反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、嚴禁違反組織紀律、廉潔紀律、群眾紀律和工作紀律,如在違反廉潔紀律要求中明確:“不準利用職權插手干預脫貧攻堅項目建設,侵占、套取、騙取脫貧專項資金,貪污截留、克扣挪用、揮霍浪費,收受禮品禮金、索要財物、違規收取費用。”“五嚴禁”為村組干部上緊紀律“發條”,嚴明紀律規矩,劃出紀律紅線,要求執行政策不打折扣、不搞變通,讓村組干部明規守紀,不碰紀律“紅線”。
“五不準”明確紀律要求。《規定》明確村組干部不準做、不能做的具體內容和負面清單,如“不準在落實中央和省、市、縣脫貧攻堅工作決策部署上講條件、講困難、講價錢、做選擇、搞變通、打折扣。”“不準增加群眾負擔,漠視群眾合理訴求,刁難群眾、吃拿卡要、優親厚友、假公濟私、與民爭利,損害群眾切身利益。”“不準不作為、慢作為、亂作為,敷衍了事、失真失實、弄虛作假……”讓村組干部明白不能碰的“高壓線”是哪些,嚴格執行政策,自覺遵守規定。
強化《規定》的落實監督。縣紀委、監委把“五嚴禁五不準”紀律規定納入脫貧攻堅紀律作風監督檢查的重要內容,要求7個專項紀律檢查組按月開展跟蹤監督,對發現的苗頭問題及時提醒、及時糾正、及時整改。如發現有違反“五嚴禁五不準”的情況,嚴肅追責問責,處理結果將列為村級組織換屆人選的限制條件,不作為換屆候選人。今年以來,運用第一種形態開展脫貧攻堅提醒談話45人,檢查中發現并整改問題75個,排查并處置扶貧領域問題線索195件,查處問題11件,問責處理17人,黨紀處分5人。
“‘五嚴禁五不準’紀律規定為我們村組干部列出不能做的具體內容,再次對我們村組干部進行提醒、拉響警報,避免村組干部在工作中犯錯誤,此規定有利于提高村組干部服務群眾和廉潔履職意識,有利于推動農村貧困群眾早日脫貧。”一名村干部表示。(陳金花)